委內瑞拉的原住民族組織在屠殺事件20年後表達他們的沉重哀慟

委內瑞拉的原住民族組織在屠殺事件20年後表達他們的沉重哀慟
Venezuelan indigenous organizations express ‘deep pain’ 20 years after massacre
2013/8/21

譯者:Aijo Wu

委內瑞拉的亞馬遜原住民族互助合作組織(COIAM),和委內瑞拉亞諾馬米原住民組織河洛納米(Horonami)對於20年前, 16位亞諾馬米印地安原住民的屠殺事件發表了一份聲明,此悲劇發生在靠近巴西邊界的哈希姆部落。

這份聲明表達了原住民族對於發生在1993年,因巴西採礦工人而造成亞諾馬米親屬們死亡的「深沉傷痛」,並且提出警告,表示逐漸增加的非法採礦工,持續性地在原住民的土地進行非法採礦、帶來外來疾病以及隨之增加的潛在衝突。

原住民族各組織描述了這些坐落在偏遠亞諾馬米領域的採礦工寮,給整個亞諾馬米原住民族所帶來的災難性後果,此原因來自於疾病和暴力、汞污染的河流以及製造其他社會跟環境的問題。

他們指出,河洛納米已經告知有關當局,在其土地上進行非法採礦的現象,並且要求政府採取緊急措施去阻止這些非法入侵。然而,政府尚未採取任何動作去阻止外來者的入侵。

此聲明也指出,2012年9月發生在伊洛他特理(Irothateri)部落的屠殺,縱使尚未被證實,但是證據皆將矛頭指向在該部落範圍內工作的外來採金礦工。

原住民族組織要求委內瑞拉政府,遵守哈希姆事件後在美洲人權委員會面前簽署的兩國協議,此協議表示巴西和委內瑞拉同意施行共同合作長久而持續性的保護計畫,以監視並且掌控各種非法採礦工進入亞諾馬米的原住民族領域。

若要閱讀此聲明全文,請點選此西班牙原文聲明http://assets.survivalinternational.org/documents/1054/comunicado-coiam-20-aos-masacre-haxim.pdf

原文original: http://www.survivalinternational.org/news/9498

我承認,我對於加拿大原住民族抱有種族歧視

譯者:Aiju Wu

我承認我對加拿大原住民族有著根深蒂固及醜陋的偏見。每當想到原住民,我立刻聯想到酗酒、失業和居無定所,而他們將自己與他人逼到極糟糕的景況。我終其一生不斷地看見這樣的原住民。

而我,是一位原住民。

我生長在一個小小的原住民社區裡。我的家庭符合大眾對於原住民族的刻板印象: 家庭暴力的問題主宰了我年幼的時光,進而成為日後影響我人生極大的陰影。 我的家庭、朋友和族人持續面臨各種的問題,絕大部份為凶殺案件、自殺事件、性虐待、賣淫、酗酒、毒品成癮、精神虐待、無家可歸、貧窮,以及其他延申的犯罪行為。

我們感覺到無法擺脫上一代所留下的社會影響,此種世代效應包含了原住民兒童寄宿學校 、原住民族被迫遷徙,以及許多以高姿態的角度來貶低原住民族,基於原住民族需要被文明化與同化的立場所制定的政策。 每一位我所認識的原住民族人,或多或少,已經失去了自己的傳統語言、傳統知識、自我原住民身分認同,以及自我歸屬。

我生長的城鎮、省份和國家灌輸對於原住民族的刻板印象,也成為大眾對原住民族的普遍看法。當我們原住民族穿著傳統服飾在街上遊行時,展現出加拿大有著不可或缺且豐富的族群文化跟國族識別,非原住民族便會以一種沾沾自喜的態度,以為加拿大是個具有包容度跟多元文化的國家。

我上大學時搬到了市中心,我發現居住在市區的原住民符合了對於原住民族的刻版印象:沒有住所、沒有工作以及沒有希望。

但我不是。

我有著健康的體魄、勤奮好學、目標明確,有著遠大的志向,最終我也達成了我的目標。如果要定義我的人生的話,「成功」也許是個貼切的形容。

因此,我對他人甚至對我自己否認我是個原住民。這是我唯一可以解決我對於原住民身分認知矛盾的方式,這個矛盾來自於我是那些醜陋刻板印象底下的原住民,而我的成功卻也來自於我是原住民。

身旁的人灌輸我一個觀念就是「成功」跟「原住民」是互相排斥的。有些人說儘管我有著原住民的血統,我算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學生。我是族人的榮耀! 他們說這些話的出發點是善意的。有些較為粗枝大葉的人因為輕視我,而開了一些關於原住民的不入流笑話。總而言之,不管是哪一種人,他們灌輸我了一個觀念,身為一個原住民,我不應該有著健康的身體、成功的人生,以及良好的適應這個主流社會。

對我而言最難以理解的事情就是,我已經把對於原住民族根深蒂固的偏見內化在我心裡,而我極力地想要擺脫。當我看到一個健康、融入主流社會且成功的原住民,我不僅認為他只是個例外,也很難相信這是真的。由於我對我的族人打從內心深處有著偏見,我很難甚至不可能去欣賞這些卓越的原住民藝術家們、學者們、倡議者及家長們。唯一可以讓我接受的理由就是,他們這些卓越的人才並非「真正的」原住民,這真的難以讓我理解和承認他們就是真正的原住民。

我花了大半輩子的時間去思考,用盡所能的來理解原住民的身分認同,我是個各方面都「成功」的原住民:我的身心靈都很健康,我跟家人朋友都維持著良好的關係,我有著回報豐厚的職業和穩定的經濟狀況,我回饋我的部落社群,而且我甚至被許多人當作理想典範。我已經向我自己、家人和部落社群證明我能像其他人一樣地成功。但是我沒辦法認為我們原住民族人跟非原住民加拿大人一樣是有能力和有價值的。

我並非尋求世人的安慰或憐憫,我僅僅是在承認我對我的族人以及自己有著根深蒂固的偏見,儘管我做了很多努力去拋開那些不當的想法。如果身為一個健康又成功背後意義的原住民,我承認了我的偏見,那麼我想知道在現實中所有原住民以及非原住民的想法。

我知道有些加拿大人有著健康的心態,並且對於原住民族毫無偏見。很不幸地從我自身的經驗當中,發現有許多人對我們族人還是抱持著典型的偏見。也許非原住民族未曾思考過這個議題﹣而誰能譴責他們呢? 在這個自掃門前雪的時代,沒有太多人願意花費心思在其他人的事務上。他們未曾跟長輩們聊過從前的歷史,未曾聽過原住民族遭受到心理創傷的故事,或者未曾閱讀過任何相關的資料﹣而誰能譴責他們呢? 關於這些原住民議題資料的搜索並不容易,除非有人主動積極地去搜尋。

加拿大原住民族的關係可以說是複雜且困難的。原住民族與非原住民族雙方同樣都助長彼此間的不信任、種族歧視和仇恨。雖然我懷疑,非原住民加拿大人自身的不信任、仇恨及種族歧視延續成與原住民族相處時有害的相互關係。從我的經驗看來,有些原住民最終演變成憎恨自己。有些族人相信我們毫無價值,也無法成為卓越的人才,我們不配得著愛、安全、健康、繁榮和平等。最終的結果是可以預期的:自殺、自我虐待或虐待他人,以及無能為力。只要調閱加拿大原住民族的社經情況調查統計,便能應證這些可預期的結果。

我相信只要承認我的偏見,這可以幫助我去釐清出那些造成偏見的思考模式,進而改變我的想法。我相信寫作可以幫助我從這些思想中得著療癒。我針對這些你不願承認的想法﹣也許你並不這麼認為,我無法得知你的心聲。 我不會加諸道德責備在你的身上,因為我深知承認自己有種族偏見是非常困難的。我寫這篇文章乃期盼可以從醜陋的現實中看到一絲曙光,幫助我們共同成長並且一同創建更慈愛、包容和平等的社會。

羅‧詹姆斯(Lou James)

原文original: http://www.huffingtonpost.ca/lou-james/racist-native-canada_b_3795232.html

原住民族食物系統與福址

原住民族食物系統與福址﹣社區健康干預政策
Indigenous Peoples’ food systems & well-being
Interventions & policies for healthy communities

摘要譯者:Aijo Wu
目錄譯者:Sakenge Kazangiljan

摘要
原住民族的糧食多樣性可以支持著人類福祉,然而居住在文化原鄉的偏僻農村部份地區的原住民族,正面臨著如何使用傳統糧食系統以確保糧食安全和健康的挑戰。本書是倡議原住民族在地糧食系統使用系列書籍中的第三本;第一本書定義了此種進程進而紀錄當地食物資源;第二本書列出世界上十二種多樣的農村地區中的糧食系統。本書包含了使用當地知識、活動和特別專門在當地糧食的參與性過程;全球性的概論描述原住民族的健康情況、環境問題和嬰孩的餵食方法,並且列舉九個具體案例來自加拿大、日本、祕魯、印度、柬埔寨、泰國和密克羅尼西亞邦聯。 在探討人權議題以及涵蓋政策跟對策的章節裡,這些章節和本書的共同主題皆為全面性且成功的干預措施和評估。為期十年的研究,我們設法導出當地糧食系統的實力跟承諾可以促進健康以及福祉。此書是依造「聯合國第二個世界原住民族國際十年」和「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的主旨撰寫而成。

目錄
導論
第一章:為何原住民族糧食和營養之健康促進和政策的干預措施需要特別的考量?
第二章:健康差距:藉由傳統糧食系統和自決推廣原住民族健康
第三章:全球環境對原住民族糧食系統完整性之挑戰
第四節:原住民族的嬰幼兒副食品

個案研究
第五章:促進秘魯塞內帕河阿瓜魯納人(Awajún)之營養健康的傳統糧食推廣
第六章:南印度安德拉邦達利特種姓的糧食系統及親子營養
第七章:加拿大Tetlit Zheh (英文Fort McPherson, 麥克佛森堡)Gwich’in族之傳統食物和健康:第二階段
第八章:推廣社區健康的印加糧食和醫療系統
第九章:在劇烈氣候變遷及不確定的糧食安全的時代,因紐特耆老們有關健康促進的口傳故事之價值
第十章:克倫(Karen) 部落以文化為基礎的營養和健康促進
第十一章:納薩克人(Nuxalk) 健康再造的糧食和營養計畫
第十二章:回到部落吧! 波納佩 推廣地方健康糧食生產和營養
第十三章:美味和不美味的清酒:扶植在沙流川地區的愛奴族之傳統糧食文化

未來方向
第十四章:
1)何種糧食系統的干預措施策略和評估指標對原住民族而言是成功的?
2)何種糧食系統的干預措施策略和評估指標是適用於原住民族的?
第十五章:原住民族糧食系統和政策涉及人權之處的建議
第十六章:改善原住民族營養和健康的政策和方針

全書連結
http://www.fao.org/docrep/018/i3144e/i3144e00.htm?utm_source=twitter&utm_medium=social+media&utm_campaign=faoknowledge

博茨瓦納政府禁止布希曼族律師入境

譯者:Lézard Tsai
博茨瓦納政府禁止布希曼族律師入境
2013年7月25日
原文網址:http://www.survivalfrance.org/actu/9403

bots-bush-court2006_article_column
Gordon Bennett與布希曼族人攝於2006年訴訟勝利後。隨後博茨瓦納政府便採取各種措施妨礙Bennett入境。© Survival

博茨瓦納採取各種施壓的手段,阻礙英國籍律師Gordon Bennett入境,擔任Kalahari區的布希曼族的辯護律師,至最高法院追討原住民返回祖靈地的權益。
在2013年6月,Gordon Bennett成功的阻擋驅逐Ranyane部落的法令,隨即他就被列入「簽證列管」清單中。這是第三次他替布希曼族成功的爭取權利:第一次是在2006年,布希曼族贏回返回祖靈地的權利;第二次在2011年,在政府企圖妨礙的壓力下,爭取到在原住民保留地的鑿井權。
一般來說,英國公民進入博茨瓦納並不需要另行申請簽證,但在Ranyane部落訴訟勝利後,Gordon Bennett便被列入簽證看管清單中,變相地禁止他入境。他被迫面對一連串Gaborone政權的刁難,並且拒絕受理他的申訴,他的意見等同於廢言。
Bennet今日做出聲明:「一個公平的訴訟包含律師選擇權,但在博茨瓦納卻行不通,或者至少應該擁有申請訴訟的權力吧?我們大部份的人都無法理解提起訴訟的當事人為何被剝奪了這項權利,但政府似乎不覺得這是一個問題,甚至選擇不解釋。我對於博茨瓦納的法治感到遺憾。」
布希曼族將於7月29日第三次重回法庭,訴請自2002年被驅逐離開位於Kalahari原住民保留地中央地帶的祖靈地後,所失去的自由。

bots-bush-ab-1584_article_column
© Survival布時曼人重回他們的部落,抗爭訴求重返所屬土地

事實上大部分的布希曼人都必須經過申請才能進入保留地,這截然違反了2006年最高法院所定制的條例,布希曼人在現實生活中飽受政府的騷擾以及恫嚇。
布希曼發言人Jumanda Gakelebone宣稱:「我們會永遠捍衛正義,在壓迫、驅逐、騷擾,和政府的酷刑之下迫使我們挺身而出。」
2006年博茨瓦納最高法院確定了布希曼族人不需要任何的許可就可以進入保留地。這是歷史上第一次非洲原住民族土地權法令的頒佈,當時Gordon Bennett擔任主要律師。
但今天政府卻聲稱只有189人,包括他們年滿16歲的小孩持有這項權利,其他人皆要經過申請的手續才能取得為期一個月的許可。然而在2002年的訴訟初期,政府早已公開聲明有700人可以持有這項權利。
布希曼人遭受大舉的軍警暴力逮捕,活在許可證是否過期的恐懼底下。
國際生存人權組織(Survival International)執行長Stephen Corry表示:「Khama總統的卑劣行為阻撓布希曼族的正義。非常諷刺的是,博茨瓦納被認為是一個良好的民主國家,但他們的政府不停止的摧毀原生住民。事實上,儘管訴訟勝利,布希曼人根本無法在這樣受壓的情況下向律師求援。」

破碎的條約必須成為不復存在的歷史:聯合國專家呼籲與原住民族關係的和解

譯者:Aijo Wu
破碎的條約必須成為不復存在的歷史:聯合國專家呼籲與原住民族關係的和解

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特別報告人James Anaya先生強烈要求世界各國政府,在提供必要的和解與突破各種阻礙的基礎下,必須尊重與原住民族間的條約無論新舊與否都要全面性地認可原住民族權利。

Anaya先生在世界原住民族國際日表示「世界各地的原住民族今時今日正面臨著與過去侵略者所製造的錯誤有著習習相關的挑戰,而這些過去的錯誤使得原住民族位處不利的位置也阻礙了原住民族行使傳統習俗的權利,此歷史的錯誤包含了不履行的條約、壓迫的法案和誤導的政府政策。」

對於條約、協定和其它建設性協定給予全面性的尊重,是達到促進與原住民族和好的重要因素,以及解決根深蒂固的問題,包含了歷史的錯誤、失敗的過往政策和持續性對於原住民族認同的阻礙。原住民族權利宣言明白表示最關鍵的權利就是認同與履行條約、協議和其它建設性協定。 而這些權利成為原住民族與國家建立夥伴關係的根基。

Anaya先生強調「信守條約和其他悠久的協議將有助於建立原住民族與國家政府之間的信任和重建雙方之間的關係在良好互信互敬的基礎上。並且將有助於社會大眾對於原住民族的了解,扭轉長期以來社會大眾對於原住民族的負面印象和對於原住民族權利的誤解」
關於制定新的條約和協議(包括建立在或是靠近原住民地區的開發工業),Anaya先生也強調這些工業的開採必須讓當地原住民參與開發過程與實質性的成果,以符合國際上對於原住民族權利的保障標準,亦即沒有任何一個條約或是協議可以低估或是違反原住民族國際人權宣言或其他國際條約。

再一次他強調「破碎的條約將成不復存在的歷史」

原文出處 http://unsr.jamesanaya.org/statements/broken-treaties-must-become-a-thing-of-the-past-un-expert-calls-for-reconciliation-with-indigenous-peoples

聯合國秘書長的2013年訊息

譯者:Aijo Wu

聯合國秘書長的2013年訊息

在世界原住民族國際日,聯合國特別強調各國政府遵守與原住民族和人民所締結條約、協議和建設性協定的重要性。此共識促使雙方對於彼此觀點以及理念的理解,也能建立起必要的框架使不同文化和諧地共存,藉著保護和推動彼此的權利。

原住民族代表著顯著的多樣性—在世界90幾個國家裡有5000個不同的原住民族,將近世界人口的百分之五。因此,我們必須致力於加強與原住民族的夥伴關係在減少貧困、促進社會融合和永續發展的同時保存文化的多樣性。

我們必須確保原住民族在政策制定的參與,不分層級與不論性別。這包含了探討加速聯合國千年發展計劃和2015後的發展議程,原住民族已經表明了他們要的是把他們的文化和身份認同列入考量的發展以及闡明原住民族優先權的權利。因此,2015後的發展議程必須融合原住民族的權利、觀點與需求。

明年的原住民族世界會議提供了促進世界各地原住民族發展的機會。我在此力勸各會員國成員採取具體步驟去解決原住民族現在所面臨的挑戰,尤其是對於原住民族排斥和邊緣化,這些會員國需要履行對原住民族的承諾並且要檢視是否有所不足。讓我們一起促進原住民族的權利以及支持他們的抱負跟渴望,讓我們創造一個依造人類文化多樣性來衡量其財富的世界並且培育其所帶來的潛力。

潘基文

原文出處
http://www.un.org/en/events/indigenousday/2013/sgmessage.shtml

加拿大因努族人(innu)被迫遷居

加拿大因努族人(innu)被迫遷居
譯者:Lézard Tsai (法語志工)

原文:http://www.survivalfrance.org/textes/3206-entretien-george-rich
此篇訪問由加拿大Labrador 區因努族人Joanna Eede、George Rich酋長助理參與,談及他們族人在被迫遷居後逐漸沒落的歷程。


© Dominick Tyler/Survival
Elder Shoashim Nui,聚落裡最幹練的木匠,旁邊是一雙他製作的雪鞋,獲得族人的口碑。
因努族人在加拿大東北部生活多久了?
我們生活在這塊土地上,這塊我們稱之為Ntessinan(我們的土地)已經有上千年了,我們會隨著季節遷徙到內地,夏天則遷徙至河岸邊。 繼續閱讀

Third Grassroots People Concert

Translator: Aijo Wu

Third Grassroots People Concert
Anti-aggression-development
Time:1pm on Saturday, on August 10th, 2013
Location: Taipei City Hakka Culture Theme Park, Hakka Music and Theater Center 2F.
Address: No.2, Sec. 3, Tingzhou Rd., Zhongzheng Dist., Taipei
Ticket: $250 NTD (Buy 10 get 1 free)/ Ticket at door: $300 NTD.
Purchase at: grassrootsconcert@gmail.com
Contact with: Yunaw 0938-056-536 Lamen 0929-341-189

Theme:
We hope to address the major social issues by first linking up several tribal organizations, which have solid knowledge and foundation regarding the comprehensive social issues and social movements.

繼續閱讀